哥们,这书绝了!男频经典,一翻开就停不下来!主角逆袭之路,那叫一个跌宕起伏,比过山车还刺激。从默默无闻到万众瞩目,每一步都踩在我心坎上。战斗场面燃爆,感情线细腻得让人心疼,简直是为咱们男同胞量身定制的爽文盛宴!不看?保证你肠子都得悔青!赶紧的,一起嗨翻书海吧!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作者:漫山红遍
第1章 开局砍掉歪脖子树!
“对!那棵!就是那棵最歪的树,快给朕砍了!”
“算了,滚一边去!”
“朕自己来!”
煤山上,朱由检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龙袍上蹿下跳,正指挥着众人大肆砍伐树木。
也许是见宫女太监的动作不够麻利,朱由检干脆拨开人群,亲自上前,一斧一斧地接连劈下。
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凡是在这煤山上长得磕碜点的树,甭管是歪脖子还是歪腿的,几乎都难逃他的毒手。
“陛下……”
瞧着朱由检这怪异的举动,站在一旁的王承恩欲言又止,不由面露担忧。
也不知道今日陛下到底是怎么了,没由头的砍树也就罢了,而且还时不时指着老天爷破口大骂。
关键是,陛下嘴里说的那些词汇,更是让人难以理解!
比如卧槽!你大爷!
搞什么飞机,老子居然穿越了?
王承恩不解,这飞鸡是何鸡?
甚至,这位爷骂完之后,又满脸通红地用手在空中比划半天。
语无伦次,好几次都险些自己被自己气晕……
这是什么操作?
不过,倒是有几名年岁较长的太监看到这一幕,觉得这挺正常。
这几人当中有的七老八十了,满头白发,伺候过好几代皇帝。
在他们看来,老朱家的后代,或多或少都有点神经病,见多了之后也就不惊讶了……
“陛下,您擦擦汗。”
不多时,朱由检也累了,丢掉斧头,一屁股坐在地上。
王承恩连忙取出绢布,躬着身子双手呈上,“陛下,锦衣卫指挥使田大人到了,正在承天门前听宣,不知是否……”
“别管他。”
朱由检伸出手,直接把王承恩拉到身旁坐下,“老王,来,坐着……咱俩先聊聊。”
“啊?”
王承恩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听错了。
陛下刚才让我啥?
“陛下,奴婢惶恐!”
王承恩当然不可能坐到朱由检身边,连忙跪在地上,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看到此,朱由检无奈叹了口气,挥手屏退所有的宫女太监,“老王啊,朕就是想和你说说心里话而已……”
“你说,朕要是没有杀魏忠贤该多好?”
“虽然这狗东西的确该死,作恶多端,贪得无厌,不知多少人被他搞得家破人亡,但至少他的存在能平衡朝堂啊!”
“现在好了,一眼望去,如今朝堂上站着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东林群贤’,清流官员……”
“再加上宗室、勋贵这些混吃等死的玩意又不争气!”
“除了捞银子喝兵血之外,成天像条狗似的,恨不得去跪舔那帮文官的脚趾头,人家放的屁都是香的!”
“这不,随着阉党渐渐覆灭,勋贵站队,朕现在已然成了瞎子和聋子,什么都听不清,也看不见了……”
纵观大明后期的政治版图,无非就是文官集团、宦官集团,以及边缘化的武将勋贵集团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而皇帝的作用就是居中调和,平衡各个力量。
然而随着阉党覆灭,勋贵投靠文官,如今大明的朝堂政治版图已然变成了一家独大!
这还咋玩?
“而且,自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内阁居然换了三任首辅!”
“他娘的,简直比老子换内裤还勤……”
“尤其这新上任的首辅韩熿,除了党争恐怕什么也不会,就这,你说朕怎么用?怎么用?!”
说到这,朱由检气得真想暴捶一顿这具身体的前任。
尽管历史对崇祯皇帝的评价还不错,说他事必躬亲,堪称皇帝中的劳模。
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皇帝愚蠢还勤政,那必然会是一场史诗级的灾难!
若是历史上的朱由检选择做个混吃等死的昏君,说不定大明王朝这辆摇摇欲坠的马车还能多开几年。
结果呢?
历史记载,崇祯元年陕西大旱,第五年饥荒,第六年水灾,第七年蝗虫,第八年旱灾,第九年水灾,第十年无庄稼。
此外,崇祯十、十一、十二、十三年,河南省连续发生大规模的蝗灾,导致很多人投靠了快递小哥李自成……
这些自然灾害先不提,处于小冰河时期也没办法。
但,朝堂内外呢?
官员们热衷于朋党之争,一边高喊着为国为民,一边却又肆无忌惮的圈地敛财!
而在辽东之外,将门世家个个玩寇自重,每年上百万的军费支出,连个泡都没冒出来。
倒是鞑子越来越多,就像雨后春笋似的,一茬接着一茬剿不完!
真的醉了!
这他娘的简直就是地狱开局!
唯一能让人欣慰的,恐怕就是时间了。
如今是崇祯二年,距离朱由检死亡,还有十五年时间……
这十五年时间,好好操作的话,也不是没机会翻盘。
但这,依旧他娘的很难啊……
“呃……”
听完,王承恩艰难地抬起头,满脸的难以置信
陛下不是最喜欢东林党那一套了吗?
怎么会……
“陛下,请恕老奴愚钝,奴婢实在不知陛下您的深意。”
王承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血都还没干,他不可能傻乎乎地胡乱去张口。
要是哪里说错了,不是找死?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便十分排斥宦官,杀起人来可谓是毫不留情!
虽然他王承恩从小都在信王府伺候,但谁知道杀红眼了的朱由检,会不会连他一起办了?
不过,朱由检方才说的那番话,王承恩还是能听懂的。
谈到阉党,并不是说这个派系的人都是太监,而是指以宦官魏忠贤为中心的文武大臣!
自张居正死后,东林党的权势庞大无比,朝中文武百官的任职基本由东林党任免,对于非东林党人士则是大力打压。
很多备受排挤的文武官员,就急需在朝中有个依靠。
而魏忠贤作为皇权的衍生品,本身又刚毅果敢,手握大权。
因此上至番王、边关大将,下至知府、县令,纷纷围绕在魏忠贤周围,形成了以魏忠贤为中心的阉党。
可想而知,自从阉党渐渐覆灭之后,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地方上,都出现了许多的权力真空。
像去年的李国、来道宗、周道登这种上台后又迅速下台的内阁首辅。
不过就是一次又一次你来我往争夺权利的戏码罢了!
直到今年的东林党元老韩熿登上首辅之位,这种乌烟瘴气的局面才基本画下了一个句号。
但问题是,东林党为了迅速获得权力,彻底稳固他们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地位,竟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搞掉了三个首辅!
似这等难看的吃相,历朝历代都少有,饶是王承恩这种老实人都有点看不下去……
莫非如今的陛下开窍了,也开始觉得东林党就是一帮吃人不吐骨头的货色了?
如果是这样,那大明就有救了!
只可惜,朱由检自己不这么想。
纵然他是穿越而来,熟知大明历史,对各种重大事件更是如数家珍,看似能轻易改变大明局面。
但亲自接触到这一切后,朱由检才算明白,明亡于万历这句话,绝不是说了玩的。
到了如今,大明朝早已是积重难返了!
认识的清流危害、扳倒东林党,最多不过是挽救大明朝危亡的第一步而已……
总而言之,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多,就算是朱老四来了,恐怕也要被现实给俩大逼兜,哭着回去叫重八……
娘希匹!
“来人,让田尔耕给朕滚进来!”
(注:田尔耕死亡时间是崇祯二年,即1629年。按照目前时间线,他还活着;小弟会在符合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去创作大家喜爱的故事!如大家觉得不错,还请大家记得把书添加至书架,持续追读呐,感谢大家了!)
第2章 皇权化身?
田尔耕,任丘人氏,兵部尚书田乐之孙。
以祖荫积官至左都督,为人狡黠阴毒,现任锦衣卫指挥使。
相比以往的鲜衣怒马,想打哪个就打哪个……如今的他,已经多日睡不好觉了。
圣上大力清除阉党,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例如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吴淳夫、大常少卿田吉、太常卿倪文焕等人被贬的贬,下狱问罪的下狱问罪。
而他田尔耕身为铁杆的阉党,今日忽然被皇帝召见,心下更是忐忑不安。
他估计,自己的大限也快将至了……
“臣田尔耕,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圣躬安?”
田尔耕真的是‘滚’进来的。
一直从承天门外,滚进了皇宫后面的煤山……
滚得鼻青脸肿,脑门上的血止都止不住,完全不复天启年间那赫赫威严的锦衣卫指挥使的模样。
看到他这副惨样,朱由检当即愣住了。
这家伙是个人才啊!
牛批!
“朕安。”
朱由检抬了抬手,在王承恩的伺候下,来到了不远处的一座亭子就座。
亭子上放了几盘点心,朱由检随手取下一块,也不说话,就这样默默地打量着他。
“陛下……”
感受着朱由检的目光,田尔耕浑身直颤,心里越来越慌。
最后,他居然忍不住哭了出来!
八尺高的汉子,瞬间哭得嗷嗷直让。
朱由检,“……”
老子就是想好好看看,明朝大名鼎鼎的锦衣卫使长什么样而已。
你哭个毛线啊?
“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
“臣就是皇家的一条狗,承蒙皇恩浩荡,这才有了今天,您千万不要相信那帮文官的谗言啊!”
田尔耕头把磕得砰砰直响,爬到了朱由检的脚下,带着哭腔道,“他们说臣滥杀无辜,陷害忠良?”
“可他们又干了什么?争权夺利,党同伐异!”
“不思富国之策,却大行朋党之争,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朝堂之事暂且不提。这帮人在外面更是欺上瞒下,圈地害民,没有他们不敢伸的手,没有他们不敢捞的钱!”
“就单单蓟镇的工事,修了好几年,最后竟然修成了一盘散沙!”
“银子哪里去了?”
“陛下,这群人颠倒黑白,巧言令色!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男盗女娼,还请陛下明鉴啊!”
“哦?”听完,朱由检无语凝视。
你他娘的一来就恶人先告状啊!
那帮文官不是好东西,你田尔耕就是好人了?
说句实在话,田尔耕死十次都不为过!
在明朝,虽然“三厂一卫”这样的机构,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
但是随着不断的加码,这些人权力越来越大,他们背地里偷偷干的那些事情,不说伤天害理,至少也是断子绝孙!
总之就一句话,陷害忠臣超一流,祸害奸臣更一流!
人嘛,都是有私心的,在为皇帝办事的同时,自然而然也会去考虑一下能不能为自身获得一些利益,这无可厚非。
但做得太过分了,胆子大到什么都敢干,而且还打着天子的旗号,那就是在扯淡了。
借用一句达康书记的名言,他在外面捞钱,老子来背锅?
皇权化身?
狗屁化身!
“田尔耕啊田尔耕,朕还没开口,你倒是迫不及待了。”
“那按照你的意思,这天下间的文臣皆可杀?”
朱由检的语气十分平静。
而田尔耕则是抬了抬嘴唇,听到这话之后,忍不住想扇自己一巴掌。
众所周知,圣上自登极以来,十分信任文官。
甚至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自己现在去告他们的状,这不是在打着灯笼找死吗?
没等他开口,朱由检便微微眯眼,接着道,“不过,有些话,你说得没错……”
“自朕登极以来,日忧国事,夜不能眠。”
“然,大行皇帝一朝,魏忠贤祸乱朝纲,欺压异己,世人畏之如虎狼,臭名远扬!”
“朕本以为魏阉一党已除,便能还朝野一片清明。”
“可没想到,朝堂上却是愈发的污浊不堪!”
“而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皆为朕之手眼,如今却几近荒废,朕也成了聋子瞎子……”
说到这,朱由检没有再继续说了。
若是田尔耕还不懂他的意思,那这么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他就白当了!
果然,话音落下,田尔耕震惊地抬起了头。
而一旁的王承恩也是愣住了,满脸诧异。
难不成陛下杀魏忠贤,大力清除阉党,只是因为这帮人死有余辜,并没有想过从此就废掉厂卫,只是想肃清朝堂?
如今阉党的问题已经解决,可朝堂反而越来越乱……
也就是说,陛下不仅认识到了文官的危害,而且还要重新启用三厂一卫,准备调转枪头收拾那帮上蹿下跳的文官了?
王承恩猜得没错。
朱由检,的确想收拾文官了。
可是如果有更好的人选,他也不想用田尔耕这等狡诈阴险之辈。
但!
对于现在的局面而言,重病就得毒药治!
或许,只有像田尔耕这种坏到流脓的玩意,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意外之喜吧……
第3章 朕最近的压力有点大……
“臣、臣、臣……”
此话一出,田尔耕顿时激动不已。
他在官场多年,自然能听出来皇帝的话外之音。
只不过,皇爷你收拾阉党就收拾,可为啥要搞得这么彻底?
似兵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侍郎,大常卿等等重要的职位,都被东林党那一帮人给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难不成是等着看,看看朝堂上有哪些不老实的人,然后搜集证据,把他们一个个给下诏狱?
直接来个一锅端??
可这也不对啊!
若是这么搞下去,再过段时间,恐怕你这个皇帝就会成为摆设了……
兴许,如今的陛下不过才十七岁,少年天子,也没正儿八经地学过帝王之术,手段稚嫩点倒也正常。
反正只要自己不用死了就行。
想那么多干嘛?
疑思之间,田尔耕当即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臣,愿为陛下效力,万死不辞!”
朱由检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万死就不用了,你立刻派心腹前往西南,调秦良玉的白杆兵进京,别走漏了风声。”
“调兵?”田尔耕一愣。
朱由检面无表情,盯着他,没有说话。
田尔耕吓了一跳,忙道,“是!臣这就去!”
调兵还能干嘛?
自然是为了收拾那帮文官了。
但朱由检的深意并不在此,收拾一群文人而已,杀鸡焉用宰牛刀?
他考虑更多的是即将到来的己巳之变!
更直白的说法就是北京保卫战、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距离现在,只剩半年不到了。
历史记载,崇祯二年十月,鞑子绕道蒙古,兵临北京城下。
这是鞑子第一次攻入塞内,也是明朝彻底衰亡的开始!
这一战后,明朝谋划多年的京畿防御体系宣告崩溃,明军失去了反击后金军入侵的能力,女真铁骑可以肆无忌惮地横行。
除此之外,也是在这一年,失业后的快递小哥李自成开始造反。
一切的不幸,似乎都从这开始了……
想要遏制住大明衰落的势头,就得把这些严重影响历史轨迹的危害事件,统统扼杀在摇篮里!
至于为何选择从远处调兵。
呵呵……但凡京城内所谓的‘三大营’有点用,朱由检至于远水解近渴?
边关驻军不能动,地方团营跟送菜差不多。
所有军队,给朱由检选择的实在是太少了!
而白杆兵,是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特殊兵种,能打胜仗!
历史上在秦良玉的带领下,更是参与了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诸役,获得赫赫功勋!
当然,这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秦良玉这个人足够忠心!
死后还被追封忠贞候。
女子封侯,千年罕见!
这也正是朱由检选择她的原因,能打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用得让人放心!
见到皇帝又不说话了,田尔耕顿时心乱如麻,脸色一片苍白。
就在他要再一次哭出来时,朱由检无语地看着他,“行了,别在这丧着一张脸!除了派人暗中调兵外,你再着手派人去摸摸那帮文臣家底。”
“从今往后,这帮朝臣干了什么,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都要如数家珍!”
“哪怕他们在府里早上吃了什么饭菜,晚上跟哪个小妾翻云覆雨,做了多长时间,叫唤得多大声,朕都要知道的清清楚楚!”
“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你也别回来了。”
“朕这里有不少歪脖子树,你挑选一棵看得上眼的,然后带回去上吊用!”
听完,田尔耕连忙叩首,这次他终于放下心了。
不知不觉中,他的手心已经是大汗淋漓。
同时,暗自也有点小庆幸……
毕竟皇帝砍了那么阉党。
都还没砍到我田尔耕。
那岂不是说,老田我还是个忠厚人?
简在帝心??
然而,一句冷冷的声音忽然传到了他的耳边,把他吓得不轻。
“田尔耕,你给朕记住了,往后收起你的爪子,朕让你伸去哪儿,你再伸去哪儿。”
“若是往后再敢胡乱伸手,朕不介意亲自一根一根地给你剁了!”
“你,懂吗?”
“……”
田尔耕浑身一震,宛若雷击,“臣……明白!”
“滚吧!”
在王承恩的伺候下,朱由检重新坐了下来。
王承恩从小在信王府伺候,可以说是看着朱由检长大。
也知道他的抱负,知道他不想做一个像他哥哥和父皇那样皇帝,而是要成为太祖,成祖那样的明君,能够振兴大明!
然而振兴大明,又岂是这么简单的?
王承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甚至,在某些‘忠臣’的熏陶之下,登基后的朱由检给予了他们无条件的信任。
不但罔顾先帝临终前那句‘忠贤可用’,而且还放任诸多苛捐杂税重新死而复生,层出不穷!
士大夫因此得到了喘息,但百姓却是不堪重负!
然而!
陛下如今似乎变了,手段颇为老练不说,言行举止也完全跟以前判若两人……
就方才对付田尔耕那一处,给一颗糖再打一棒子,这恩威并施的把戏,深得帝王心术!
难不成,陛下当真是在隐忍东林党,就为了最后的一劳永逸?
若如此!
那当真是老天有眼,大明中兴有望了啊!
“陛下,调动军队并非易事。”
“更何况从川蜀到京城山高路远,横跨千里,来了京都后,需要的钱粮不在少数。”
“若是陛下不嫌弃,奴婢这些年倒是存了不少银子,约莫千两白银,愿悉数交给陛下驱使!”
王承恩老泪纵横,虽然不知道陛下突然调动白杆兵进京是什么意思。
但陛下变了,开始不信任文官了。
这就足够了!
“你啊……”听到这话,朱由检不禁哑然失笑,伸手把他扶了起来,“别想那么多,这些事用不着咱们操心。”
“田尔耕是个聪明人,旁人能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想到。”
“若是朕不缺银子,还轮得到他来办事?”
“朕没杀他,已经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如果这点破事都办不好,那他还有什么用?那还不如趁早死了算了,免得碍了朕的眼睛!”
“走!摆架,回暖阁!”
“对了……再给朕找几名貌美女子,查验身份之后送进皇宫。”
朱由检满脸正色,“嗯,朕最近的压力有点大,需要释放。”
王承恩,“……“
第4章 群臣懵逼!
暖阁缓解压力之事,自不必多说。
但说翌日早朝。
朱由检神清气爽,起了个早。
宫外,一群群文武百官已从东直门依次走进,朝着皇极殿的方向鱼贯而入。
众所周知,上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对于整个明朝而言。
朱元璋时期便有规定,上早朝的时间是卯时,也就是五点到七点钟这一个时间段,真的是要起得比鸡还早才行!
除此之外,在早朝之前,还有一系列残酷的监察制度。
例如,如果官员在上早朝的时候迟到了,或者打了个喷嚏,精神不佳等等,这些行为都被看作是大不敬的行为,是要被惩罚的。
虽然明朝的早朝可以坐着上,但坐的东西都是一些没有靠背扶手的冷板凳。
而且一坐就要坐好几个时辰,腰板必须要挺直,还不能开小差!
在这样的办公环境下,简直就是煎熬,如同上坟……
但相比以往其他皇帝时期上早朝的那般不自在,如今来上早朝的官员们,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似的,精神状态十分振奋,满脸潮红!
没办法,大行皇帝一朝,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他们压得都快喘不过气。
而朱由检登基之后,他们终于觉得这个世界太美妙了。
每天上班,都是那么的令人神清气爽!
真希望996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分成两排登上皇极殿,朝着龙椅上的朱由检高声山呼。
朱由检微微失神,群臣跪拜的场面着实震撼,一时间他竟然愣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群臣跪得脚都麻了,也不见皇帝让他们起身,心里不禁开始有点打鼓……
最后还是王承恩往前走出一步,尖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
话音落下,御史陈言率先起身。
看到此人,朱由检顿时就来了精神。
此人名声不显,但他却是钱谦益的门生,铁杆的东林党,正儿八经的清流。
而且,在整治弹劾阉党那段时间,这家伙属于打头阵的!
“奏来。”朱由检回过神来,面无表情。
陈言稳了稳心神,道,“启奏陛下,浙江监生钱海联名百人弹劾太子少保袁可立!”
“说是此人身居高位,深受皇恩,诰五世恩荣 ,却尸位素餐,鱼肉百姓。”
“在万历二十二年江南重案之中,袁可立甚至还勾结当地董氏一族广占良田,后因民怨累积,不得已这才罢手!”
“恳请陛下彻查!”
听完,朱由检不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有点想冲上去给他一个大逼兜……
根据记忆来看,袁可立,字礼卿,号节寰 ,河南归德府睢州人。
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历任南直隶苏州府推官、山西道监察御史,尚宝司司丞、通政使司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
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四朝元老。
值得一提的是,此人还是历史下少有的清官,著名的抗金名臣。
这样的人,能是尸位素餐?
至于这所谓的‘江南重案’,也就是发生在万历二十二年的事情,又称董犯之变、湖州案,因为这案子差点导致民变!
彭应参、张应望、王汝训、彭应参,以及吏部尚书孙丕扬、都御史衷贞吉等均受牵连。
案件震惊朝野,处理官员级别之高举国惊叹!
从抚按到知府衙役,几近塌方式被问罪,所涉大小衙门官员无敢再有过问此案者,而百姓状告不止,继有酿成更大民变的风险。
最后还是袁可立顶住压力,将为首施暴者抵法,这才使得这一轰动朝野的事件很快得以平息,办得非常漂亮。
但现在听这位陈御史的意思,袁可立之所以能够平息这场案子,是因为这场案件就是他自己导致的?
后面见压不下去了,就把董家推出来背锅?
而他袁可立不但得以脱身,而且还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功劳,蒙骗朝廷?
扯犊子呢!
或许以前的崇祯不知道,但现在的朱由检还能被这瘪犊子玩意给忽悠了?
说白了,也就是当年袁可立见东林党人隐约有占据上风的趋势,便主动辞去了兵部尚书这一个重要的职位。
回家养老,不想参与这些破事。
但现在的结果很明显,得到了‘兵部尚书’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后,东林党人也并不打算这么简单地放过他。
为了争夺权利,这个吃相真的是……
也罢!
看来今天,老子非得弄死几个“忠臣”啊!
“陛下!”
“袁可立乃是十足的奸臣贼子,今浙江上百士子联名弹劾,可见不得人心,民怨四起!”
“袁可立犯下这般大罪,居然还能归乡荣养?”
说着,陈言当即重重地跪在了地上,“臣,哪怕就是一头撞死在这大殿之中,也要将袁可立问罪下狱。”
“还天下一个公道!”
朱由检,“……”
这也算是明朝的言官特色,被皇帝打了板子,那是铮铮铁骨!
要是被皇帝当场杀了,那必须青史留名!
“行,那你撞吧!”
“你不撞,朕看不起你!”
话音落下,陈言一愣。
没等他反应过来,朱由检面无表情道,“怎么?不敢?”
“那朕帮你!”
朱由检招了招手,殿外站立两侧的‘大汉将军’冲进了殿内
在朱由检的强令之下,大汉将军一左一右地按着陈言的脑袋,朝着旁边潘龙柱轰然撞了上去……
砰!
“这…”
“这这这……”
看到这一幕,群臣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立马就傻眼了。
卧槽!
这什么情况??
小皇帝竟敢如此对待言官???
而站在朝班前首位置的内阁首辅韩熿,同样也有点懵,一直喜怒不形于色的他,难得露出失态。
“陛……”
就在这时,兵科给事中李景走出。
可还没等他说话,朱由检面无表情道,“滚回去!”
“是……”
“诸位爱卿,方才陈言所说,在江南有上百士子联名弹劾袁可立?”
“可朕记得,自太祖高皇帝开始,就有一条不许生员议政的明令,这上百生员现如今身在何处?”
“回禀陛下,在无锡县!”
“无锡?”听到这个地名,朱由检忍不住发出冷笑。
无锡县,在后世江苏一带,现在属于常州府。
鼎鼎大名的东林书院,就坐落在这个地方!
想来这上百士子,恐怕就是出自东林书院了。
也不知道这具身体的前任,在这群大臣的眼里到底有多傻……
居然直接不装了!
就是我们东林党要搞袁可立,怎么了?
“传朕旨意,把这上百名监生押到京城待审,以后凡是再有生员妄议朝政者,削其功名,一概不得录用!”
朱由检重音落锤,看着下面群臣哗然的场景,感觉越发可笑至极。
而一众大臣,除了震惊更多的还是想不通。
虽然皇帝的这道随口旨意只是中旨,并不具备效力。
但在大明的明令当中,确实有那么一条不许生员议论朝政的祖制!
皇帝都这么说了,内阁难道还能把这道圣旨驳了不成?
可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他朱由检这是什么意思呢?
昨天我们还是手牵手一起走的亲密战友。
难不成,今儿个就冷不丁地反水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真让朱由检处理了这批士子,那他们东林党的威望名声,可想而知会遭到多大的打击!
想到这,韩熿再也坐不住了,连忙走出朝班。
可没想到因为着急,脚底突然一滑,让他顿时打了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看到此,朱由检根本就没给他说话的机会,道,“此人君前失仪!来人,给朕乱棍打出朝堂,杖责二十!”
听到声音,殿外的大汉将军再次走进,一左一右地把韩熿架了出去。
“这……”
韩熿彻底懵逼,连说话辩解都不会了。
顿时,整个朝堂之上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安静得出奇!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10倍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